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叶莺加盟柯达的时候正是中国的感光行业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的中国感光业面临着多方面的危机。一方面是海外的两大感光业巨鳄富士、柯达的汹涌而入,其中,20世纪80年代,富士胶卷在中国的市场的占有率一度高达70%。另一方面,中国感光行业支柱的保定乐凯、汕头公元等七家国内企业为寻求战备突围,也为与两大感光业巨鳄相抗衡,在一股“引进热潮”中无一例外地先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中央政府下决心对整个感光业进行整合——破产已在所难免,如果有人收购,显然是再好不过了。而富士和柯达早就对此虎视眈眈,谁输谁赢,决定了今后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和赢利空间,因此,竞争异常激烈。
尽管叶莺一再声称其加盟柯达是受柯达的“性感”诱惑,与自己的政府关系并无关联,但这明显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在叶莺上任的第三天,她就以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对外事务部总经理的身份从香港飞到汕头,作为柯达谈判小组的三个核心人物之一出现在与中国整个感光行业的合作谈判中。这便是著名的“98协议”谈判。这此之前,柯达与中国政府的谈判由于利益关系、各方分歧过大和缺乏必要的沟通已陷入僵局达三年之久。“98协议”规定:中国政府对除乐凯之外的国内六家感光业企业实行不同政策:厦门福达、汕头公元、无锡阿尔梅与柯达合资,而上海、天津、辽阳三家企业则在合资公司三年基建期内不得与其他任何外商合资合作,柯达为此向中方支付资产转让和经济补偿费3。75亿美元。于是中外瞩目的“98协议”最终告捷。
叶莺的政府关系显然为“98协议”的最终出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98协议”的谈判本身就是一起堪称经典的政府关系运作。该项谈判历时4年之久,项目涉及6个省份(辽宁、河北、天津、上海、福建、广东),10个城市和4个部委(国家计委、化工部、轻工部、国家外经贸部)。其中政府公关的技巧,在业内人士看来主要有两招:第一是在柯达的努力下,1997年中央政府为此项目专门成立中央协调小组,由“两委三部”的政府官员组成,当时的副总理吴邦国任协调小组组长;与此同时,受柯达委托,由外经贸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撰写的“柯达全行业合资”模式的研究报告,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政界、学界对这种模式的疑虑。可以说“98协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关定乾坤”,而公关的成功,则在于柯达找到了深谙中国政经精髓的叶莺。
清楚了这点,就不难明白叶莺此后在经营柯达(中国)的一系列特色之举:
柯达专门成立了一个20多人的团队,专攻政府关系;2000年,在厦门召开的柯达内部工作会议上,柯达将“发展与中国政府的合作关系”列为中国策略中最重要的一条;除自己之外,叶莺还请了位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前外交官安凯彬(ChristopherAdams)担任柯达中国公司首席代表,和她一起来打理中国公司的事务;叶莺先后荣升为柯达亚太区主席、柯达全球副总裁,但她始终没放弃一个职位——兼任亚太区对外事务部经理。叶莺深知,在“渐进式”的中国经济改革中,跨国公司要顺利拿下中国市场,还得向中国政府要,而政府又不是抽象的……这种对中国特殊政经生态的把握和良苦用心,不仅使柯达只要了几年时间就攻下了中国市场的大片河山,也使叶莺被誉为跨国公司中“在中国做政府关系的第一人”。
叶莺不仅擅长政府关系的运作,也善于全面的公关。她更清楚,在儒家文化熏陶出的中国做生意,政府关系虽是成功的关键,但许多时候能堂而皇之放到桌面上的,则不能是政府关系;跨国公司来中国本来是以赚钱为第一且是唯一目的的,但在许多场合又不能说为赚钱而来……基于此,她屡屡寻找机会、寻找合适的方式表达其贴近中国、服务中国的心意。例如一次柯达公关部在柯达所有的公司中找到了六位黄皮肤的华人科学家,有的出生在中国台湾、有的出生在中国香港,有的甚至出生在美国,连中国话都不会讲。但叶莺安排他们都用中文发言。意思是柯达产品是中国人设计,是中国生产,柯达是中国人的柯达。更有意为之的是,柯达在中国的所有工厂里,插的都是中国国旗,用的也几乎都是中国员工,宣传的都是“柯达(中国)是一家中国公司”。叶莺曾给柯达公司主席DanielA.Carp起了个中文名字“邓凯达”,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说,“‘邓凯达’这个名字起得好。‘邓’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姓,‘凯’是乐凯的‘凯’,‘达’是柯达的‘达’!”其实叶莺给邓凯达取名时,未必预见到乐凯和柯达的合作。但单凭叶莺为DanielA.Carp改名这点,就是“小日本”富士怎么也想不到的。
正如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所说,“叶莺光彩夺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她对中国政经大局中‘国退洋进’机会的把握以及政府关系的成功运作,要是没有‘98协议’,绝没有柯达的‘中国盛世’……从本质意义上讲,叶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战略型企业家,而是一个高明的红顶商人和公关活动家,她的激情和业绩都在灵活的机会主义土壤上开花结果。”
“98协议”签订后的三年中,柯达以其数量仅次于中国邮政的8000家冲印点的庞大网络笑傲江湖,其63%市场占有率超出富士一倍!而在1993年,柯达仅有区区300个店面,是当时富士店数量的110。1996年,中国还只是柯达胶卷的第17大市场,2001年就已经上升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叶莺在“柯达中国”如鱼得水,正如她自己所说:“柯达和中国企业的合作不是结婚,因为结婚后会离婚。我们是结义,是为了共同目标和价值观而结拜成的兄弟姐妹。”由于她的巧言善辩,之后又完成了柯达与乐凯的合作。
《资本女人》 第三部分 魅力四射的激情女人
魅力四射的激情女人
叶莺不仅是解读跨国公司在华战略深入的经典案例,也是阅读成功女人、成功人生的良好范本。
从十三岁学习跳伞的小女孩到美国广播公司的女记者,这位叶赫那拉氏的后裔因为性感,所以不可抗拒。从美国政府的外交官到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全球副总裁,这枝柯达世界里的铿锵玫瑰用12亿美元整合大陆感光行业。她是纵横捭阖的谈判高手,是剑胆琴心的单身女人。
(1)每天充实就是成功
叶莺素来对“成功人士”的头衔未置可否。她认为,成功不应该以知名度和财富来计量,也不是子孙满堂,成功就是活着的时候,每一天都充实。叶莺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香港李嘉诚拥有的长江实业大厦,旧址是希尔顿酒店。从20世纪60年代起,大厦门口有个“印度人”,一直帮人开门开到拆迁为止。叶莺每在见到他,他都总是头巾雪白整齐,靴子闪亮,红制服上没有任何褶子——他永远微笑,简直像个用柯达照片拍好刻下来摆在门口的假人。“他敬业,活得充实,发自内心的愉快,那就是成功。我做不到,所以也还不算成功。”叶莺说。
关于成功,叶莺听到过一个最好的回答,来自一名几乎没有念过什么书的阿伯。叶莺问他人生想追求什么,他说,等我死了以后,我要我的太太说,下一辈子还要我做老公;我的子女再投胎,还愿意我做他的父亲;朋友们都觉得我老王够朋友。
(2)不要让美妨碍你
叶莺的美貌自小出名。因为她的父亲独钟兰花,有人便将她形容为“兰蕙美人”。曾经有男记者当众向她表白:“如果我早生几年,一定追求你!”叶莺毫不慌乱地微微一笑:“如果我早生100年,乔治·伊士曼(柯达创始人)一定逃不过我的手心。”那是一种张狂的美,好像贝多芬的交响曲,或者范思哲的时装一样令人震惊。不过叶莺说,外表好看的人,向来是有几分便宜的,但命运肯定不会一路给你开绿灯。叶莺认为,很多格子间美女最后小白领一生,那是因为她的美变成了阻碍——女人知道自己美丽是好事,可以发自内心的自信,但你也要知道,美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要学会尊重每个人的美。红颜薄命,那是因为她自以为很红颜,而其他人都不怎么“红”,所以才活该薄命。太自以为美的人,很容易被蒙蔽,于是妨碍了自己把最好的东西发挥出来。
(3)叶莺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
聆听过三次她的演说,一次是在一场国际名模表演之前,她身着晚礼服,讲一个12个月的色彩与柯达的故事;一次是和彭安东一起,在“黎明前的黑暗”后,出现在舞台上,讲述一个转型后的新柯达一定更精彩;一次是在北海,她站在V字形的舞台上,带着来自美国、中国的研发、销售总监,展示柯达中国男性的力量。
叶莺每次出现,都充满诗情画意。让你无法怀疑,叶莺的真诚就是柯达的真诚,让你相信如此真诚的柯达能在最艰难的时刻实现华美的转型。
(4)美丽性感、魅力惊人、永远飞舞的“花蝴蝶”
从新闻记者,到外交官,到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叶莺不仅实现了跨行业、跨地区的职业飞跃,而且在每一个领域,都成绩显著,荣光无限。在常人眼里,这一定是个风风火火的“女强人”,是一个把事业看得重于一切的“工作狂”。可叶莺不仅把自己打扮得光彩照人,漂漂亮亮,而且公开宣称“我的裙子很短,我的高跟鞋很高”。她说:“一般在男人的圈子里,女人要改变,戴金丝边眼镜,把头发绑起来,或者怎么样。但是我从来不需要改变,也没有必要改变。如果我今天想穿短裙子,我一样可以穿。高跟鞋我愿意穿多高,是我自己的事情,这并不影响我是否有资格做CEO,或者做大使。”她还说,她有一千件衣服,一千双鞋子,而且每一件衣服都名叫“叶莺”,如果可以选择,她下辈子还要做女人,而且一定要做“叶莺”。她还会告诉你,“从个人感情来说,我非常非常爱慕、崇拜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乔治·伊士曼。有人说为什么乔治·伊士曼终生未娶,我说因为那个时候叶莺还没有诞生。”她还自我评价,“有活力,很动感,也很性感。”
这就是叶莺,一个能“通吃”三个不同职业,“通赢”人生多个阶段的成功人士,一个一生追求激情的女人,一个张扬着个性、张扬着自我、张扬着美丽的魅力女人。
(5)叶莺的成功秘诀
解读叶莺的成功轨迹,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两点启示:
①时势造英雄。
②机会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做记者的时候,她赶上了新加坡“双语运动”和邓小平访美;做外交官的时候,她碰上了中美关系的纵深发展和战略地位的突显;做企业的时候,她碰上了“洋进国退”的绝好机会。正是这一个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把她推上了潮头,并成就了她的行业地位。她自己也说:“几乎每个时代的环节,我都扣上了。我没有放过每一个机会,而且我很珍惜每一天。”在叶莺当初离台到北京任公使衔商务参赞时,台湾盛名已久的《天下》杂志曾试图揭开面纱:记者的资历,让她知道如何制造话题,拥有很强的造势能力;善于梳理人脉,“关系能够战胜一切条条框框,这是叶莺在大陆最深刻的体验,也是她在大陆无所不能的关键”;想在美国政坛出人头地。做事很拼,个性中有男性的豪爽,行事果断……《天下》的笔触显然已穿透了叶莺时髦女性风采的表象,深入到叶莺人生战略的骨子层面。这些,无疑是帮助叶莺勇立潮流的“独门暗器”,也是令她被机会青睐的“有准备的头脑”。
但光有这些,还不足以诠释叶莺成功的全部内涵。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叶莺尽管赶上了时代的大潮,并为迎潮而上做了自己的准备,但她仍有很多“先天不足”。一是没有显赫的家庭。虽然家境也算殷实,但这样的家境根本没什么人脉和资本供其在美国政坛和企界与他人拼杀。二是没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虽然拥有台湾大学国际关系和英语文学学士学位,但这样的专业功底不管是对于做记者还是做外交官还是做企管其实还只是“外行”。三是没有水滴石穿的恒心和毅力。记者——外交官——记者——外交官——企管,叶莺的职业生涯有着很大的摇摆性。正如她早就说过的,“我不喜欢只是单一地钻研某种东西,所以,我绝对成不了一个科研家”。
然而,这样的“先天不足”似乎并没影响到叶莺的光辉前程。那些出身、专业、毅力甚至聪明远在叶莺之上的女性大有人在,而光华出其右者却寥寥无几。为什么?因为叶莺成功的背后,更有着高明的人生技巧。
技巧之一是借势。叶莺说,“记者这个职业教会了我太多太多。很多大师级的人物花了一辈子的心血,才有今天的成功。他们在短短的几小时内,向一个萍水相逢的人,倾吐衷肠,透露他一生的体会与专业的精华,你岂不得到太多?”记者本就是一个极容易借势的工作,但叶莺的高明在于,她并不是把深入基层调查民间疾苦争取普利策奖作为事业的第一追求,而是把采访“大人物”作为她的定位,也视为她的荣耀。显然,作为一个真正的新闻工作者,采访对象层次的高低与自己工作成就的大小并无正比关系,但对于借势者,却是一个再便利不过的通道。叶莺新闻生涯最闪光的瞬间就是在借势中完成的——借邓小平的光辉从而被无数的国人熟悉,而且通过借势,叶莺顺利杀入了美国外交圈。在外交圈,叶莺借势良好的政府关系和社会人脉,一下子坐到了柯达的高管位置上,并在“98协议”中一展身手,既奠定了柯达中国的未来基业,也把借势功夫运用得游刃有余。叶莺在2004年年末接受《商务周刊》“100个中国梦”的采访时说:“我的梦想就是架一座这样的桥,无论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希望它不仅能沟通东方与西方,而且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沟通不就是借势者的最好“牛刀”么?
技巧之二是善变。叶莺之所以需要借势,就是因为职业内力存在不足,所以要借外力来成就自我。但因为内力的欠缺,好的借势可以使借势者达到一定的高度,却无法冲顶职业生涯的最高境界。于是,变,便成了叶莺激活自己、引领潮流的又一技巧。虽然做记者做到了一定水准,但她明白“这是一个竞争性非常强的职业,很少有资深记者,年纪大了的,多半是坐到了编辑台”,于是便转身美国外交界。虽然在美国外交界坐到了一定的位置,但作为一个华裔女性,要想继续向上突破,显然已十分困难,于是便借机进入企业。而在柯达,全球副总裁的地位大概也是她的“天花板”了,所以她说:“你问我会一直在柯达呆下去吗?我不知道,也没有答案。”这与柯达CEO邓凯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技巧——邓凯达在柯达几十年如一日,从普通员工一步步爬到最高位置,靠的是深厚的内力(管理经营能力)和良好的外力(机会)的有机统一,而叶莺则必须借助于变,来实现其人生品牌的新突破。这正如目前的很多中国企业,因为核心技术的缺失,专业化难以做到行业老大,就只能转身制造多元化“迷宫?
励志经典细节决定成败· 生命的重建 [成功]一分钟巨人 作者:(美)安东尼-罗宾 蒸笼爷儿父子的故事 中国高考报告 微笑,遇见幸福:给简单女人的美力能量书 自白录 演讲谋略与技巧 女皇子 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全文未删减 小美人娇又软,深陷大佬们修罗场 销售从被拒绝开始(励志) 悍妇当道 以爱为饵,陆总对她上瘾失控! 天灾末世:暴雨来临 自驱力:工作态度决定一切 美国的敌人 工作就是生意 别老往坏处想,你会如愿 铁拳山鹰
带着无上道教传承,开局成为比比东的儿子,千仞雪的哥哥,机缘巧合之下却走上了为魂兽正名,成就魂兽与人类和平共处的道路。简介无力,请看正文。如果您喜欢斗罗之道行,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关于高冷爹地住隔壁闺蜜出事,她替嫁。结婚三年,安染喜欢着陆霆昱,可他却恨着她,恨她夺了闺蜜的陆太太位置。三年无性婚姻,突然在一纸验孕报告前,破裂!他没碰过她!她却突然怀孕了!一朝分娩,产下死胎的她被弃于火海中,可惜命不该绝的她,五年后携侥幸生存下来的女儿回归却不想,新来的上司竟然是陆霆昱,她深爱十年,视她贱如草芥的男人。她毅然转身辞职,却被告知辞职,就要面临巨额赔款...
我向年轻人贩卖焦虑,他们称我为人生灯塔我向富婆贩卖焦虑,她们认为我是比柳永还要懂女人的妇女之友我向仕宦者贩卖焦虑,他们认为我是个有远见的人我向帝皇贩卖焦虑,他们称我是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奋不顾身的谏言者以及智者其实,我一开始不过就是想制造一些焦虑,以此谋取点好处罢了。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在贩卖焦虑的过程中,我成了大宋首富大宋开宗立派的词人,大宋朝的守护者大宋皇帝宋神宗赵顼最亲密的战友苏轼的救世主王安石的拯救者辽国贵族最惧怕的毁灭者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不是针对谁,在座的诸位全都是韭菜!如果您喜欢我在大宋贩卖焦虑,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青砖绿瓦,陌上花开香染衣朱门紫殿,素手摘星霓作裳。如果您喜欢锦绣萌妃,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意外去世的常安夫妇有三大憾事,一是没将自家闺女嫁出去,二是忘记告诉她家里有矿,三是如果您喜欢欢喜佳期,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青砖绿瓦,陌上花开香染衣朱门紫殿,素手摘星霓作裳。如果您喜欢我家娘子猛于虎,别忘记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