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昆仑仙境传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东华上仙钟离权要找一个人,此人的本尊法身有三十六只如火焰状燃烧的翅膀,金发蓝眼相貌英俊至极,手中的法器是一支金黄色的长矛。钟离权开出了赏格,谁能悄悄找到他,并把钟离权带到此人藏身地,以大罗成就丹一枚相赠。
传话者还加了一番解释,所谓大罗成就丹就是传说中的仙方九转紫金丹,据说服用此丹之后在千年之内,只要定坐运转周身神气,法力增长即可精进无碍,如同身处仙灵洞天。另有一样奇效,如果本尊法身被毁,只要神识未散就可以重新凝聚法身,相当于多了一个真正的渡劫法身,不必转世托舍重修。——好东西呀!
为什么以钟离权的名义放出消息?因为东华上仙是此地六百多年的老混混了,在天上地下交游广、情面大,尤其在一众散修间非常有影响。梅振衣的名头虽在天庭与佛国高人中、世间修行界很响亮,但在那些散居昆仑仙境各处的清修人士中,听说过的并不多。
各金仙、菩萨以及各派祖师级别的高人,自不会为了贪得一枚九转紫金丹去惹那种业力,但那些有地仙修为的散修以及出山行游的各派晚辈弟子,谁不想要?这一次消息传扬很广,据说连蛮荒中的那些山野妖王都知道了,还有消息说龙空山的十大妖王已命手下妖兵集体出动,在山野中漫无目的地搜寻。
这些人能找到梅丹佐吗?以梅丹佐的修为,如果想刻意藏匿或潜行,只要不迎面碰上几乎是不可能被找到的。但是他在昆仑仙境却呆不住了,一旦暴露了藏身处被缠上,麻烦可能无穷无尽。
据暗中传回的消息,梅丹佐离开了藏身地,收敛神气潜行而去不知所踪。这些早在梅振衣的意料之中,并没有刻意去找梅丹佐,而是命人守在瑶池之外。
众散修都在昆仑仙境找,梅振衣却命人在瑶池门户外的昆仑群峰中“寻找”,搜索的人一共分为四队,左游仙带一队,徐妖王带一队,张妖王带一队,梅振衣与知焰一队,这次行动十大妖王都参与了。
然而他们的目的并不是“找到”梅丹佐,而就是为了“找不到”梅丹佐。
以梅丹佐之能,在没有事先暴露行藏的情况下,要想悄悄溜出昆仑仙境并不难,而且他也确实成功的溜了出来,这在梅振衣的算计之中。
瑶池门户可不是通常人理解的一扇门,它是一片结界出入口,有千里之广,梅丹佐一个人悄悄穿行而出不被察觉也能办到。梅丹佐穿过瑶池结界来到昆仑群峰间,立即就发现附近有人在找他,以傀眼术大神通不仅发现了这些人,还偷听到搜索者的谈话。
这些人就是左游仙与徐妖王带的搜索小队,他们飞天四处查寻,还在谈论集合多少仙人一定要找到梅丹佐云云。梅丹佐倒不是怕了这些人,可是一旦迎面撞上一时半会也脱不了身,惊动更多的人是个大麻烦,他也不清楚这些人的底细,到底还有多少后援?于是悄悄向北而去。
假如到处有人找你,而你的本事又足够大,在对方没有发现你之前就远远的能察觉到,你会怎么选择?自然是悄悄离开是非地,从那些人搜索不到的地方走,梅丹佐就是这么做的。
北行路上又发现了搜索他的人,这些搜索队伍都有高人率领结阵而行,领头的手中都有神器,一边搜索一边议论。他们虽然未必能挡得住梅丹佐,但还是能不遭遇最佳,梅丹佐都悄然避开了,没有留下一丝可追踪的形迹。
梅振衣布下搜索队并没有发现梅丹佐,搜索范围内连他的影子都没摸着,但梅振衣却心里有数——我不知道你在什么地方,但我知道你将去什么地方,路已经留好了。
梅丹佐一路北行避开所有搜索他的人,已经到了天山一带,正准备折转向西,迎面却察觉到隐藏的强大神气波动,这个地方最好避开。此时他的前方是海天谷,镇元大仙的五观庄所在,虽然不为凡人所知,梅丹佐还是能察觉出异常的。
梅丹佐绕开海天谷前行不远,又察觉到远方有强大的法力弥漫,有高人飞天而来似乎在搜索什么东西。来者展开了神识,正是芜州曾遭遇的金仙清风,梅丹佐一直在潜行,他先发现了清风,立刻绕行避开。
然而此时身后千里又有强大的法力弥漫而来,也是一位足以与他相斗一番的高手,梅丹佐不知这前后两人的来意也不想暴露行迹,落下云端在苍茫戈壁中彻底消失不见。
……
博格达峰海拔有五千多米,主峰形如笔架终年积雪,山风猛烈几不可攀,自古号称雪海。在它的周围,还有七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高峰,这八座山峰环绕着一片高原盆地,这八百里盆地是一片死寂的荒漠。
这一片盆地中温差极大,正午时热得如火炉一样,沙石能将鸡蛋烤熟,夜间又极为寒冷,寒风能将鸡蛋冻裂。这样的异常气候也导致高原云层的异常对流,经常片刻前还是暖阳微风,下一瞬间就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这里不仅没有人,也几乎寸草不生。
清风落在博格达峰之上,梅振衣与知焰就站在他的身后,这位仙童皱了皱眉头道:“我刚才展开神识飞天而来,察觉到梅丹佐曾一闪而过,随即不见踪影,你敢肯定他就在这八百里荒漠盆地中吗?”
盆地的另一端钟离权发来神念:“我没有发现梅丹佐,他不可能从我的身边经过,想必就是在此处藏身,若一味收敛神气,我们也发现不了他。”
梅振衣看不见师父,钟离权在数百里外的另一座高峰上,却把神念发送过来。这么大一片荒漠,以梅丹佐的修为要想刻意躲起来,清风也无法察觉。其实把他们的位置换过来也一样,假如梅丹佐站在博格达峰上,清风躲在荒漠中不露形迹,梅丹佐也发现不了。
要想准确的察知梅丹佐所在,恐怕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事先在他身上下神识灵引,但是在这种高人身上下灵引能得手,既不被对方发现也不被对方洗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梅振衣道:“若想知梅丹佐在不在,我有一个办法,但我无大法力施展此种神宵天雷术,要请仙童帮忙。”
梅振衣取出了一个瓷瓶,打开塞子往空中一撒,弥漫而出的是白色粉末状灰烬。这些正是当年何家村被毁后留下的,梅丹佐法身火翅当时被削损了一多半,全力逃遁落入何家村,这些粉末中也包含他损毁法身的残留气息。
清风取出了一把扇子,这扇子只有几寸长,像一个小葫芦的投影,扇面两头宽中间细,通体无色几乎透明。别看这扇子小,一祭出来,神识中就仿佛能听见风声呼啸,正是九天玄女宫的镇宫神器之一携风扇。
清风取出携风扇信手一挥,它就变成两尺来长普通的扇子大小,一道柔和的风将半空中的灰烬吹去,飘上云端散开。梅振衣的神识也随之展开,这些灰烬在携风扇的指引下,均匀洒落于这一片盆地中。
梅振衣以神宵天雷术激引外物之法感应梅丹佐所在,他没有这么广大的法力,让清风帮了一把。法术一展既收,他朝清风点头道:“梅丹佐就在八百里荒漠中,他的修为太高,我不能确定他的位置,但可以肯定他在此处。”
清风点了点头:“你方才施法恐他已察觉,事不宜迟需立刻动手,你与知焰速退,让韦昙做好准备。”
Lo是爱了一半的Love 华夏导演,星际爆红 御厨的小饭馆 夏天赐予的恩典 沉没 她是你姐 GL 破茧BL 你知我知的秘密 这事儿我说了算 喜欢你有钱(1V1 H) 如沐爱河 宠妻如令 我最美时光,你恰好路过 地头猫 指摘爱意 师父,给你小心心! 王妃的捕快生涯 无度纵容 百鬼禁忌 [武侠]盗玲珑
关于超奥特传记这是一个与地球高度相似的平行世界,但在这个世界,与奥特曼相关的一切事物都不存在。在这样一个世界,光芒与黑暗的战斗拉开了序幕。嗯,简介就是这么简单。(PS这是一个平行世界,与奥特曼相关的一切事物都不存在。)(再PS会在原设定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修改,不喜勿喷。)...
1969年,香江。我林荣亨来了!地产金融传媒,谁主沉浮!如果您喜欢重生之香江大亨时代,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甘霖绑定系统的时候,系统失败了999次,即将被抹杀。系统该吃吃该喝喝,享受的日子没剩几天,千万记住那个男人就是恶魔,招惹到他就死定了!甘霖懂了。刚开始斯文败类影帝我为利益不择手段,挡我的都该死。阴郁黑化徒弟我为复仇隐忍蛰伏,挡我的都该死。冷血无情杀神我为篡位谋划多年,挡我的都该死。再后来人前凶残阴戾如恶狼,人后暴躁撒娇小奶狗。我怕黑,三分钟内赶来陪我。你不能喜欢别人,你只能喜欢我。听见了没,老子离不开你,敢跑我打断你的腿!甘霖嗯?男人没有你我会死,别离开好不好。甘霖嗯。系统以为带了个青铜,没想到宿主当场超神带躺赢!如果您喜欢偏宠反派的主神回来了,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男女双洁,宠文)前世沐清欢呕心沥血成为金牌经纪人,为的就是给白莲花妹妹保驾护航。可是没有想到,最后,她却被捧在手心多年的妹妹害死。一朝重生,她亲手断了白莲花妹妹的明星梦,不但如此,她还要踩着白莲花妹妹,成为万人瞩目的影后。谁知道,她不经意的时候救了一个男人,没想到还是总统阁下如此大腿,当然要狠狠的抱住了,可是某天醒来,看到赤裸身体的某人顿时惊住了。可是某人却一副正经的说,救命之恩太大,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以身相许这么报恩好。某日,顾淮远的助理拿着文件进办公室,没有想到就看到某人正襟危坐的看着追女三十六计。如果您喜欢重生影后总统阁下,太能撩,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关于青莲觅战争爆发,北齐公主白滢临危逃亡,却被敌国燕王抓捕坠落深渊水池,陷入昏迷。白滢醒来时,已身在一处宫殿,周边是一男子。白滢摇摇头,不知自己是什么人,身在何处,脑海中怎么一点记忆都没有。男子他走到白滢身旁,柔声道滢滢,你终于醒了,白滢道你是何人,我为何在此?男子迟疑道你忘了,你是南翎左相高正松的女儿高滢,也是我未过门的妻子,原本我们打算成亲,可你从树上摔下来昏睡多日,这才耽误了大喜之日。白滢脑袋一轰,她想不起自己是谁,也对这个男人不熟悉,但见他对自己呵护备至,不像说假。男子日渐温柔,为她抚琴写诗,解书解闷,甚至为她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唯独对请医师治她失忆症之事,从不上心。白滢从一开始的抵抗逃离,到爱上这个未婚丈夫,可就在他们成亲后,她忽然想起来了。烛影摇红,身上的男子就是那个入侵北齐,毁他山河的燕王彰华,彰华,也是在三年前,自己在汴都救下的乞丐。她挣扎着想逃离,却被彰华按住双手,让她避无可避,不给她后悔的机会。他手背青筋暴起,吻去白滢眼角的泪水,迷恋地望着她的脸庞,额头相抵从此刻起,你就是我的妻子了。滢滢,唤我的名字。...
盛唐三绝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一个中文系的学生穿越成了史上唯一一个经由国家承认的剑圣裴旻,青锋三尺,天下无敌,上揽九霄寰宇,重铸盛唐诗篇。...